*8月19日闭馆通知  [2022-8-19]         *成华区图书馆本周少儿活动预告  [2021-12-22]         *成华区图书馆本周少儿活动预告  [2021-12-15]         *成华区图书馆10月30、31日活动预告  [2021-10-28]         *周六少儿英文绘本故事会重阳节主题活动  [2021-10-15]         *成华区图书馆0-3岁亲子共读之父母沙龙  [2021-10-15]        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成华区图书馆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
发布者:admin  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7/5/23

成都市成华区图书馆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

 

一、指导思想

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。成华区图书馆根据中央、省委省政府深化文化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成都市“十三五”文化发展规划,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、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愿景,助力实施“五大兴区”战役,加快建设“现代城东、宜人成华”的目标,立足新起点,开启新航程,落实成都市委提出的“建设世界文化名城、建设西部文创中心”的目标定位和成华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助力民生福祉、推进全民阅读、建设智慧成华、塑造服务品牌为己任,以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,以完善总分馆体系为工作重点,以满足百姓需求为最终目标,全面推进创新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。

二、发展目标

围绕“四个中心”(市民学习中心、文献信息中心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、区域总分馆发展中心)的作用发挥,围绕区委七次党代会提出的“单项争第一、全面争先进”,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排头兵,打造西部积极中心的“新极点”,打造西部科技中心的“新引擎”,打造西部文创中心的“新名片”,打造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“新窗口”,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“新门户”,建设七个“新成华”,大力实施“文化品牌塑造”工程,巩固提升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,高标准推进图书馆馆舍建设,打造书香城区,以积极创建“西部最美丽的图书馆”为目标,把成华区图书馆建设成为我区的一张新名片,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。

三、具体任务

1、迎评保级。在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标准、新指标的考核体系和评估定级工作中,通过加大政府主导和软、硬件的提升,确保各项工作达到“一级馆”水平。

2、总分馆体系。增加馆舍面积和服务空间,合理设置服务网点,完善总分馆服务体系。按照“做特、做优、做精”的要求,紧紧围绕图书馆功能配套、满足读者需求、推进全民阅读,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和保障水平,为全区人民提供功能完善、参与便捷、氛围浓厚的学习、阅读环境。

第一阶段:分馆试点建设(2016年12月—2017年12月),试点打造龙潭天泽恒盛广场的成华区图书馆分馆,实现与总馆的资源统一采购、服务统一标准、资源统一编目。

第二阶段:拓展成华区图书馆馆舍面积(2017年1月—2019年12月前)。积极争取在成华区政府的“十三五”规划中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阵地,力争建设馆舍面积达6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化新型图书馆。

第三阶段:总分馆体系配置合理(2018年1月—2020年12月)。在全区范围内,进一步完善总分馆体系和保障条件,使以总馆为核心、街道分馆为节点的成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覆盖全区,配置合理、运行有效。

3、馆藏建设

逐年提高我区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,五年内实现全区公共图书人均藏书量1.2册以上,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120万册,五年内每年人均新增藏书达到0.08册以上。本馆数字资源由2016年1T增至2020年10TB;共享数字资源由50TB增至80TB。

4、数字图书馆建设

打造公共数字图书馆,以区图书馆为中心建设覆盖全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,在街道图书分馆推行身份证注册制,实现数字书刊资源的共享,在所有街道分馆和部分社区图书室配置数字图书、报刊的阅读器,供社区群众免费下载和阅读。推进“中心城区网络化服务”、“互联网+公共文化服务”,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。

  5、人才队伍建设

(1)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

图书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36%,按照图书馆岗位设置,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该达到80%,为达到这一目标,图书馆计划在“十三五”时期,一方面鼓励现有工作人员通过国家相关专业考试,取得专业技术职称,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。另一方面通过人社部组织的公开招考,新招4名专业技术人才。

(2)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

通过组织本馆人员积极参加国家图书馆,及省、市图书馆组织的业务培训,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。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入各级图书馆学会,参加学会研讨活动,积极撰写论文。

(3)培养各具特长的图书馆工作人员

图书馆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将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,培养开展读书活动的专业人才,计划培养专业导读师3名,每年开展导读活动50场以上。

6、塑造品牌活动

(1)推广“悦读之家”的全民读书活动,开展覆盖各年龄段的读书活动,每年在区图书馆和各街道、社区开展100场以上的读书推介活动,大力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系列读书活动。内容包括:少儿中文绘本阅读活动、少儿外文绘本阅读活动、青少年经典文学阅读活动、家长阅读会、家庭教育公益讲座、文学艺术公益讲座等。馆内定期举办“悦读家庭”活动日,评选奖励优秀读书家庭等,在全社会倡导爱书、读书的风气。

(2)流动图书馆“五进”服务,一进学校;二进幼儿园;三进工地;四进部队;五进社区大院。有部分市民因各种原因不方便到图书馆或图书室借阅图书,为满足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借阅需求,区图书馆将大力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,把图书送到市民的身边,送到市民的手中,从2017年开始,每年定期定点开展流动送书24场以上,流动送书1万册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1、思想保证。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落实成华区第七次党代会“157”目标任务,以人民为中心,以创新为动力,以“文化品牌塑造工程”为重点,适应成华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,构建标准化、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提升文化软实力,打造“现代城东、宜人成华”,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排头兵,为“十三五”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 2、制度保证。强化相关法律、法规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制度保障作用,确保基层图书馆的持续、健康发展和普遍均等服务的实施;加大财政投入,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;促进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;培养普通民众的文化权利意识,让读者需求成为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。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做到事事有章可依、人人按制度办事。业务管理制度符合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规律。不断完善馆内各项管理制度,优化聘用人员管理模式,提升绩效管理效能,促进优劳优酬分配公平。

    3、经费保证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,建立与财力相适应的公共图书馆财政保障机制。保障区图书馆的运行和发展,按预算管理要求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,逐年加大对区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,确保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购书费不低于2元。不断争取多种社会资源对公共图书馆的支持。

4、激励措施。为确保“十三五”规划落到实处,实行规划逐年实施、逐年考核,考核结果与工资、目标奖励挂钩。按国家政策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,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激活馆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。积极争取相关的课题研究经费,扶持本馆科研项目,不断提高本馆业务研究水平。

    成都市成华区图书馆

2016年12月16日

分享到:

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750号

蜀ICP备12003418号-1